第二百五十三章 林凡上天了_永不解封的档案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下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三章 林凡上天了

第(3/3)页

  下面有十几艘军舰,小船上百艘。

  林凡不关心那些小船,也不关心那些没有跑道的军舰。

  他只关心那些有跑道的军舰。

  从军舰上空一掠而过的时候,那些军舰上的水兵们还在向林凡他们挥手、欢呼!林凡也摇了三下翅膀,算是回应。

  这更让军舰上面的那些水兵、船员们兴奋了。

  真栄城颯大是“青叶”号重巡洋舰上的一个普通水兵。

  这次进攻杭州的队伍当中,海军就是由“青叶”号重巡洋舰为主要力量,因此他也为自己能够在这艘战舰上工作感到非常自豪。

  这艘军舰一九二六年由三菱造船厂建造:最初排水量为八千三百吨。

  现在经过更新装备,已经达到了排水量九千吨。

  全舰长一百八十五点七米,宽十五点八米。

  吃水深五点七米。主机动力十万二千匹马力。

  最高航速每小时三十四点五海里,续航能力七千海里。

  全舰装备有二百零三毫米六炮六门,一百二十毫米副炮八门、

  二十五毫米炮八门、十三点二毫米机枪四挺。

  还有十二具鱼雷发射管和两架飞机。

  舰员编制六百三十二人。

  林凡一心关注的杭州湾情况,让他感到非常满意:正面只有一艘军舰有飞机。

  这是一个好消息!

  林凡对着自己的三个学生说道:“你们看好了!我们先去陆地上面支持国军兄弟们一波。

  然后再回来,把这艘最大的军舰给炸了。”

  肖剑英、何海清、朱庆毛三个好学生,才学会了开飞机,对连长佩服得五体投地。

  林凡说什么就是什么。连长说要炸鬼子的军舰,那就炸吧!最大的两颗炸弹要留下来,呆会炸鬼子最大的军舰。

  这就是林凡的目的。

  这架轰炸机原本只能够装载八百公斤炸弹的,林凡少带了四个人。

  又只带了四分之一人油料,因此他带着的炸弹足足比额定载弹量多了四倍。

  这些都是用损失飞行里程为代价的。

  对于从广德起飞的飞机来说,三千六百公里的航程,实在用不上。

  实际上六百公里就已经绰绰有余的了。

  毕竟从广德到杭州只有一百一十公里的直线距离,林凡给自己留下的余量有点大。

  今天是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鬼子进攻杭州的战斗已经进行到第三天了。

  国军第五战区在杭州布置下的第五十三师、第八十二师

  第一百零六师、教导旅和地方民团一共有十万多人。

  他们在鬼子两个师团加上海军一共七万多鬼子的进攻下,坚持了三天。

  从上海丢了之后,杭州就一直在做保卫战的准备。

  从上海、湖洲这些方向通向杭州的铁路、公路、桥梁全都是被国军自己破坏了的。

  国军还沿着莫干山、德清县、临平这一线修建了大量的堡垒。

  并且为了守住杭州,常凯申还在杭州布置了坦克、军用卡车、一百七十六毫米克虏伯野战炮。

  除了空军、海军,其余的武器装备都比鬼子还要先进一些。

  只是这些天,国军还是节节败退。

  防守临平的五十三师,今天遇到鬼子的猛攻,阵地已经摇摇欲坠。

  孟报国只是五十三师的一个连长,他已经在这里坚持三天了。

  全连八十九人,现在只剩下四十九人。

  三天里面,孟报国已经不知道自己打退了鬼子多少次的进攻。

  这些天,坦克队伍跟鬼子作战,也已经损失惨重。

  没有了坦克助战,自己守着的这个阵地,伤亡增加更快了。

  孟报国看着前面又开始冲锋的鬼子,一下子又来了精神:

  “兄弟们!鬼子上来了,准备!”

  “连长!兄弟们已经坚持三天了,说好的接防部队什么时候到啊!”朱康顺苦着脸问道。

  他这个问,立刻得到了很多士兵的共鸣。

  大家纷纷发言,都在害怕接防的队伍跑了。

  按照战前计划,第三天,就可以换防了。

  士兵们当然想的是早晨换防。

  只是从早晨到中午,换防队伍都还没有出现,伤亡过半的队伍,军心已经有些不稳了。

  孟报国笑着说道:“这天不是还没有黑吗?友军是一定会来的。”

  朱康顺苦笑着指向天空中正朝这里飞过来的一架鬼子飞机:“连长你是说是它吗?

  如果它也是友军的话,老子就呆在阵地上面不走了。”

  孟报国看着空中一架鬼子的轰炸机,孤独地飞过来。

  这种情况很少见,三天时间里面,鬼子的飞机来来去去的有很多。

  但是一次只飞一架过来的情况,还是第一回见到。

  他笑着说道:“往常成群结队的飞机,我们都不怕。

  还怕这么一个失群的吗?”

  口中虽然这么说,但是看到那架飞机开始俯冲,发出尖啸声。

  孟报国还是大声吼了起来:“隐蔽,到防空洞里面去!”

  朱康顺虽然一直有话在说,眼睛却是从来没有离开过那架飞机的。

  他突然笑了起来:“连长,这飞机上的飞行员晕了头了。

  俯冲的方向不是我们。”

  孟报国现在也看出来了,那架飞机俯冲的角度不对,如果按照他现在这样冲下去。

  根本打不到自己这里来。

  他也笑了起来:“要是老子这个时候在飞机上,一定会开枪了。”

  当然的了,这个时候从飞机上面开火,正好打中鬼子的进攻队伍。

  孟报国的话刚刚说好,机枪射击的声音就响起来了。

  那架轰炸机已经从俯冲变成了平飞,不过它已经飞得够低的了。

  已经低到了孟报国他们这个连的士兵们,能够看清楚飞机里面坐着的那个飞行员了。

  肖剑英刚才操作飞机俯冲,心里紧张极了。

  这架飞机装满了炸弹,操作起来,飞机的反应总是慢了一拍。

  刚刚差点就一头栽倒进地里去了。

  这个时候,他偏头,看到了阵地上的国军士兵,向着他们笑了笑,还朝他们挥了挥手。

  朱康顺惊呆了:“连长!我看到那个鬼子对我笑,还对我挥手。”

  “我也看到了,那个鬼子在对我笑,还向我挥手。”

  孟报国自己也看到了的:“可他明明是鬼子啊!”

  两挺机枪一路扫射过去,正在进攻的鬼子们一下就被打乱了节奏。

  更重要的是,这种从天而降的弹雨,让根本没有防备的它们伤亡惨重。

  这个时候孟报国连长叹息了一声:“如果我在飞机上,这个时候就该扔炸弹了。”

  话音刚落,全连的官兵们个个目瞪口呆地看着那架飞机机腹下面掉出来的三枚炸弹。

  炸弹不多,却让全边的士兵们都用看神仙的眼光一样,看碰上自己的连长。

  朱康顺大声说道:“连长!你在命令他们吗?”

  孟报国自己也惊呆了,他还没有来得及说些什么。

  朱康顺赶紧说道:“连长!让他们一路向莫干山扫射过去,并且让他们一路炸过去。

  前面可是有鬼子的坦克啊!

  把它们全部炸了!”

  见到连长还在发呆。

  朱康顺跑过去,摇着连长:“说啊!下命令啊!”

  孟报国吞了吞口水,这才用变了调的声音说道:“如果我在飞机上,就一直这样扫射到莫干山去,同时还要一路扔炸弹过去。

  把鬼子的坦克炸光!”

  他的话说完了,整个连剩下的这些士兵们,全都紧张地看着那架飞机。

  刚刚已经停止了射击的机枪又响起来了。

  两条火线从空中一直连接到地面,这次不再停下来了。

  同时机腹也像母鸡下蛋一样,一直不停地向下掉着炸弹。

  朱康顺高兴地摇晃着自己的连长:“连长!你成神仙了!”

  孟报国虽然不明白:这什么那架鬼子的飞机,这么听自己的话。

  但是那些都是小事,不用理。

  现在他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孟报国看着阵地前面那些已经被机枪扫射和炸弹炸伤了一死的鬼子。

  心中豪情大发,命令道:“兄弟们,跟着我去反击一波。

  让鬼子们知道,我们也不是软柿子。”

  “兄弟们!跟着我!冲啊!”孟报国连长冲在最前面。

  身后他手下的士兵们,再也没有最初时候的抱怨了。

  所有士兵们全都操起步枪,冲出堡垒,向着前面伤亡惨重的鬼子们冲过去。

  轰炸机上的林凡他们,当然不知道,今天竟然造了一个神出来。

  飞机沿着国军的防御线,一路扫射过去。

  肖剑英驾驶着飞机,第一个看到前面有鬼子的坦克,坦克后面还有鬼子的步兵。

  他们正在猛攻第一百零六师防守着的德清县。

  鬼子的坦克一边冲锋,一边不停地开火。

  肖剑英大声喊了起来:“连长!前面有鬼子的坦克!”

  林凡命令:“炸了它们!在这里飞慢一点儿,转一个圈。

  把这些坦克给炸了。”

  林凡现在就是一个扔炸弹的。

  肖剑英把飞机飞得更低了一些,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到一百米。

  德清县城上面的国军士兵们都不解:这架飞机这么低。

  它要是敢过来,老子用机枪都把它打下来。

  当城外的飞机开火时候,德清县城上面防守的第一百零六师官兵们大喜过望。

  “是我们的飞机!是我们的人!”

  这些官兵们喊出了第一句后,就明白了不妥。

  那一架飞机明明白白的就是鬼子的,飞机上面的鬼子标记还在呢。

  那么就只有另外一个说法了:是我们的人。

  不过有些眼尖的官兵分明看到:机舱里面的驾驶员,穿的是鬼子衣服。

  不管他穿什么样的衣服,开谁家的飞机。

  只要打鬼子,就是我们的人!

  这话绝不会有毛病的了。

  很快德清县城上面的第一百零准师官兵们,已经不再隐蔽。

  他们站起来在欢呼!

  天上突然飞来的这架飞机,竟然就在城外转圈子炸鬼子坦克。

  机枪也在不停地扫射着鬼子的步兵。

  呆在坦克里面的鬼子们,看不到天空。

  他们被林凡炸死了,也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倒是那些跟着坦克一起配合攻城的步兵们。

  看着帝国的飞机,不停地扫射着帝国的士兵。

  还不停地扔着炸弹下来,轰炸自己。

  这些士兵们只当是帝国的飞行员认错了。

  他们要告诉、要申诉!

  这些步兵们分明看到了这架飞机机腹下面画了一头老虎。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ww.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