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阴天子_赤心巡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阴天子

第(2/3)页

着祂的降临。

  “灵圣王有心!”

  阴天子的声音在白骨神宫内响起:“且于宫外护驾,勿使闲杂欺近——待朕斩逆而出,再与你定阴廷事务。”

  大齐帝国久未封公,此刻还在秋阳郡厮杀的楼兰公,几成绝唱。

  阴天子却随口就在这幽冥世界里,封了一尊王。

  且是“灵圣”为号,几乎并肩天子之尊。

  可见重视!

  灵咤的身形在宫殿外降落,只微微欠身:“臣遵旨!”

  空旷大殿有回声。

  绝顶阳神的威压,如潮涌而止,终不越门。

  姜无量略略侧耳,慨声一叹:“灵咤归齐,可谓忠心耿耿。幽冥划疆,奠定阴廷,处处出力。今夜举紫旗,亦是旗帜鲜明——但哪怕是到了现在,父皇也并不信祂。”

  皇帝一剑横抹:“为人君者,绝没有完全的信任!”

  “不信不意味着不能重用,信任也不意味着毫无保留。”

  “天子不疑,社稷生蠹。天子固信,家国必倾。”

  “你以极乐为理想,若当其国,不意味着要人人求极乐。志同道合的永远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只是要吃饱穿暖,人生有希望。”

  “而天子不以疑……失众!”

  他的剑推横在空旷大殿,又延展在茫茫极乐世界。

  姜无量以身拦之,佛躯裂开又愈合,先以佛光推其锋,而后才以剑斩剑。

  “儿臣……受教。”

  铛!

  碎骨之剑斩在白骨之剑,佛光照着龙气死气,正相持中。

  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来。

  偌大的白骨神宫群落,许许多多的白骨,摇摇晃晃地爬起来……

  皆向阴天子而拜!

  帝气起势如山洪。

  整座白骨神宫,亦似灵性诞生。在阿弥陀佛的【无量寿】将其影响之前,先一步响起闷雷般的心跳声。

  大齐天子转道【阴天子】,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备选。但东海之上吞神力而灌溉阴廷,乃至于将战场转移至白骨神宫,都是一步接住一步,未有偏转。

  成为【阴天子】只是第一步——就像阿弥陀佛远没有成长到理想的层次,皇帝也在幽冥世界里,寻求新的伟业。

  双方都在战斗中飞速跃升。

  这个时候鲍玄镜的贡献就体现出来——

  最纯粹的白骨神力,唤醒了这座神宫。源生于幽冥的力量,滋养着阴天子。

  阴山鬼叟福至心灵,伏地拜曰:“奉荡魔天君之令,臣等叩见阴天子!”

  “臣等叩见阴天子!”大批的白骨卫士化形而拜,混个从龙之功,为自己加授神职。

  白骨神宫自此编入【阴廷】!

  交战的双方自然都明白,姜望不可能那么早就布局在这里。所谓的“荡魔天君之令”,只是阴山鬼叟对“上意”的揣摩。

  但这一批鬼神的敬奉,还是倾斜了双方对于白骨神宫的争夺。

  微渺的支持已是天倾。

  阴天子令行此方,遂是一剑,斩破了姜无量手中佛光碎骨剑,剖其面皮!

  严格来说,他们都已超脱,但还都不算完整。活着走出这里,修补这猝然行之的缺漏,才能真正不朽而无上。

  金身佛躯一裂即合,仍不免有金色佛血,流淌在姜无量脸上。使祂看着前方,如睁着带泪的眼睛。

  祂说:“父皇,当初在【执地藏】身上,我们还有一局胜负,未见分晓。”

  【执地藏】是从世尊尸体上爬起来的超脱。

  而阿弥陀佛,是与世尊并举的佛。

  当初大齐天子执戟往征天海,除了尝试推举武帝、天妃超脱外,其实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用【执地藏】的尸身,奉养青石宫里的天生佛子。

  在【执地藏】的尸身上,长出寿也无量的阿弥陀佛。

  更早之前,姜无量作为东宫太子,出使牧国,有天下知名的“三合之约”。其与北宫南图斗“信”,同施柏舟斗“剑”,同涂扈斗“知”,一胜一负一和,将原属于枯荣院的广闻钟输给了牧国……

  当时相约,必三合全胜,乃归广闻。

  姜无量以平局认负,而以全胜才还钟,向天下展现了大齐太子的气魄。牧国也在那场“三合之约”里,展现了草原霸主的深厚底蕴。

  但其实那一步,根本就在谋划【执地藏】。

  将广闻钟留在草原,镌刻苍图神使敏哈尔的传说,为中央逃禅做准备。

  那一位源执而生的【执地藏】,早就被青石宫视作成道资粮。

  阿弥陀佛正是要吞世尊之执,统一诸世禅信,掌握中央四方。

  及至后来姜无量囚,枯荣院覆,故事走向了另外一种结局……

  姜无量所论的胜负,是说祂本可以完成【执地藏】的谋划。皇帝固执其心,选择托举武帝和天妃,却因为景二的故意放纵,无罪天人的有心碍难,而功败垂成。

  就如齐夏战争,皇帝用胜利证明了自己的正确。那么在天海战争里,他的“未能如愿”,或许也要成为错误的佐证。

  大齐天子当然不会否认这一点,他的眼眸深沉:“你想怎么论这胜负?”

  “父皇以【阴天子】为退路,失天玺而得冥玺,总不至于忘了这幽冥世界,本来是谁做主。”

  姜无量合掌敬言:“您欲王制幽冥,阴土称帝……地藏王菩萨允许吗?”

  此言一出,幽冥震动。

  无尽冥土,狂卷阴风。浩荡此世,恹恹如天倾。

  皇帝明白,不愧是慧觉者,不愧已证阿弥陀佛——姜无量找到了最关键的那个点。

  祂不在超脱的厮杀里下功夫,而追究【阴天子】的超脱本身。不迎絮果,摇动根因。

  今为【阴天子】,这条路上最大的问题不是别的,正是幽冥世界已有的超脱存在——【执地藏】败亡之后,源于世尊慈悲所诞生的【真地藏】!

  今御阴廷,首先要面对的是已有的冥府,当下人尽皆知的阎罗宝殿。

  他以大齐天子权柄,在幽冥划疆。用大齐国势,扶持灵咤,建立灵咤圣府。再以灵咤圣府为基础……吞白骨神力,受东国祭祀,构建阴廷。

  从本质上来说,是绕过了阎罗宝殿。

  把本该出现的纠纷,留待以后来解决。

  姜无量却把“将来”,提到“现在”。

  皇帝眸光深晦,只道:“地藏王菩萨以真慈悲降世,誓愿救苦幽冥众生。朕为阴天子,不失此心,更彰此志——祂岂有不允许的理由?”

  【真地藏】若是一个有着具体思考、具体情感的存在,理所当然地会支持阿弥陀佛。

  因为阿弥陀佛的终极理想、最终誓愿,所谓“众生极乐”,是以“众生平等”为途经!

  在世尊理想面前,自世尊而源发的存在,不可能不为之让道。若是【执地藏】还活着,恐怕此刻都已经杀上前来。

  但现存于冥世的【真地藏】,只是世尊慈悲的一种阐发,是如太虚道主一般,冥世规则的现实体现,没有偏向,没有立场。慈悲即是祂的偏向,规则即是祂的根本。

  所以一直到姜无量强行感召,祂才有所反应。

  对于怎么利用规则,怎么在规则之下行事,常年制定规则的皇帝,心中也非常清楚。

  他会踩着【真地藏】的底线,来行使阴天子的权柄。

  刚刚敕封的‘灵圣王’,乃至接下来的阴廷建设,都将成为他慢慢制衡【真地藏】的手段。

  【真地藏】即便知道这些,也无法阻止。因为祂作为规则的具现,无法阻止“救苦幽冥众生”。

  阴天子只要坚持做有益于幽冥的事情,就能潜移默化的将权柄替成。对一手创造大齐霸业的皇帝来说,这根本不算难题。

  除非有另外一种力量,将之推演为具体的斗争——推阴天子一下,让其越线是一种办法。拽【真地藏】一把,帮祂在模棱两可的时候,做出否定,也是一种。

  “西方极乐之主,礼敬地藏王菩萨!”

  姜无量在大殿之上绽放佛光,与代表世尊慈悲的【真地藏】,以佛法相会。

  然后目视天子:“幽冥世界已立冥府,已有阎罗大君。此之谓‘先后有序’。人间六合尚要一匡现世,父皇要建立阴廷,成就阴天子,焉能不证而得,不征而成?”

  古今无有不王天下而称帝者,阴天子和地藏王菩萨必有一争,至少要定论高下,此为果位必然。姜无量要将这场争斗,推举到现在发生。

  祂以【无量光】影响幽冥世界,以【无量寿】托举阎罗宝殿,以极乐佛意,引动地藏王菩萨之真意……方有道果之问。

  阴天子只是一掌按下,如乾坤定玺,将无量之光,重新压回白骨神宫:“地藏非尔意,乾坤是君心!”

  姜无量合掌:“即如太虚阁代行玄意于人间,阎罗宝殿代行佛意于冥土……地藏之意,当由此倾!”

  此时有白犬谛听奔行而来,幽冥亦升月。

  地藏王菩萨的座前神兽,代其聆听,以辨是非。阎罗宝殿的力量化为此月,正以它的光辉照耀冥土。

  白骨神宫之外,灵咤举旗一横,挡在谛听身前。

  但祂虽然挡住了低吼的谛听,绝无可能抵挡地藏王菩萨的力量——

  阿弥陀佛身为佛祖,承认了地藏王佛,也触动了【真地藏】的力量,撬动了规则之内的选择。

  大齐天子至少要获得阎罗大君的认可,才能赢得地藏王菩萨的默许。否则,地藏王菩萨就是阴天子的阻道者——虽已成道,犹来阻之。

  他成就阴天子的那一步,绕过了地藏王菩萨,玩弄了冥世规则,不可谓手段不高。

  而姜无量将那规则化出,提之为天堑,横拦在道前,此亦无上手段。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今时今日,十殿阎罗的集体表态,就是地藏王菩萨的态度……代行佛意的一点倾斜,足以改变地藏真意的天平。

  事实上地藏王菩萨敕封十殿阎罗,就是修补身为规则化身,必须遵循规则,不够灵活的缺点,防的就是阴天子这般玩弄冥土规则的存在。

  大齐天子了然这一切。

  一手提剑,另一只手负于身后,旒珠轻摇,淡然高上:“朕匡冥土,亦有重于阎罗,何妨听听他们……其心所向!”

  此时阎罗之月,照耀白骨神宫。

  阎罗大君的尊身,徐徐在殿中降临。

  真如朝臣列队,奉着神台上两位对决的君王。

  自【真地藏】敕封诸阎罗,已经过去了一些年月,仍未有功德累聚至阎罗大君者。现在的阎罗大君,还是只有五尊。

  其中玄冥宫坐阴曹之主,普明宫坐龟虽寿,纠伦宫坐阎罗天子,明辰宫坐燕枭,七非宫坐阳玄策。

  这场超脱战斗的天平,一时悬决。

  每一尊阎罗的意志,都是影响平衡的砝码。这也是他们这些年治理冥府的功业,所反馈的真正能够影响冥土的话语权。

  五尊阎罗入殿,即已感知因果。幽冥世界的未来,如此清晰的把握在诸王手中。

  在其他任何时候,这些阎罗见了大齐天子都要避道。今日却在姜无量的推举、【真地藏】的庇护下,有了左右幽冥局势,甚至动摇东国格局的份量。

  “方知阎罗之重矣!”

  卞城王燕枭一马当先,喜不自胜。

  然后伏身就拜:“小王拜见阴天子!甘为天子马前卒,为陛下开冥土。惟愿圣尊永寿,无上无疆!”

  众皆瞩目。

  却见其大礼拜伏,一拜再拜。

  简直是阴天子的第一忠臣!虽晏平郑世,何能及也。

  作为地藏王菩萨钦点的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ww.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