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96章 都得站队(一)
第(2/3)页
他想了想后答道:“最近何锐主席写了一本新书,名为《未来世界的经济发展展望》,不知英国的经济学界怎么看?”
吉姆见话题终于上了正轨,赶紧答道:“我本人也看过《未来世界的经济发展展望》,我的看法与英国经济学家的看法差不多,都认为中国对于殖民地的态度非常不友好。”
卡恩心中有些鄙视英国经济学界。何锐的新书中提出了为了扩大世界市场,殖民主义应该被扔进历史垃圾堆的观点。美国的南北战争结束后,解放的奴隶们终于拥有了普通人的身份,他们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要努力工作,与社会上进行交易。这样的自由人不仅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国家缴纳赋税,还在很多领域拉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被殖民宗主国剥削的一干二净的殖民地不仅创造不了什么财富,殖民宗主国还得花钱维持剥削制度。卡恩亲自到朝鲜进行了考察,现实让卡恩不得不承认,摆脱了殖民压迫后的朝鲜虽然还是穷字当头,经济发展的确不如中国和日本。但是随着东亚经济共同体内部的财政转移,加上朝鲜完成了土改,现在的朝鲜人民能不挨饿,能接受教育,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而朝鲜政府在中国经济界提供的知识服务下,根据本国的资源发展出了自己的产业,并且接受了中国与日本的一定产业转移。现在有3000多万人口的朝鲜已经是一个新兴市场。如果当下的发展进程不受到打断,20年后,朝鲜就会成为一个初步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有3000多万人口的工业化国家,放在全世界也是个需要注意的市场。
英国一部分不成器的经济学家甘当殖民政策的走狗,完全无视了经济学理念发表给政府当走狗的言论,让卡恩对那些人非常不屑。
卡恩答道:“吉姆先生,就我看到的学界反应,持这样看法的英国经济学家好像不太多。”
吉姆领事被这么怼了一下,暂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先低下头继续进攻第四道菜,以暂时摆脱眼前有些尴尬的场面。
卡恩当然知道英国政府现在担心什么。如果欧洲爆发战争,英国不仅要将兵力收缩回欧洲,还得从印度等殖民地榨取资源和人力为欧洲战争服务。在这种时候,中国杀进印度,受到的抵抗会非常低。一旦失去了英属印度,英国别说反攻印度,能不能打赢欧洲的战争都是个大问题。
以前在英国读书的时候,卡恩觉得英国政府是世界上最先进最聪明的政府。现在卡恩不这么看了。当中国在慕尼黑会议上极力反对纳粹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下手的时候,英国政府就应该积极配合。甚至暗示,英国会和法国一起邀请中国军队参与维护欧洲和平的军事行动。
只要外部维护和平的力量足够大,纳粹德国迟早得妥协。只要欧洲内部不爆发战争,中国就不好对英属印度动手。在卡恩看来,这无疑是当下最好的政策。可英国政府竟然允许报纸煽动怀疑中国是不是要干涉欧洲内政的愚蠢看法。现实中,当1928年中法达成经济合作的一刻,中国已经不仅仅是深刻干涉了欧洲内政,更是全面影响了欧洲内政。
垂垂老矣的帝国主义英国在中法经济合作进行了10年后的今天,还不敢承认这个事实。活该面对当下的窘境!
这顿饭最后在礼貌而尴尬的气氛下结束。卡恩正准备回去工作,就听到吉姆领事在背后叫住了卡恩。卡恩转过头,就见吉姆领事走过来,握住了卡恩的手,诚恳的说道:“卡恩阁下,您是英国人,这永远都不会改变。”
感受到了吉姆领事发自内心的焦虑,卡恩心软了。英国政府在去年授予卡恩爵位,对于英国上层得称呼卡恩市长为“卡恩阁下”,英国普通人得叫卡恩阁下为老爷了。但真正感动卡恩的是吉姆领事神色与声音里的那种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卡恩这位同胞的期待。
思忖片刻后,卡恩说道:“如果中英滑向战争的方向,我会立刻辞去在中国的一切职务,回到英国去保卫英国。但是领事先生,当下最重要的难道不是该先确定中国的立场么?”
说完,卡恩放开手掌,转身离去。作为中国的一名市长,卡恩还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处理。
1939年4月30日,英国驻华大使与法国驻华大使一起见到了中国外长李时光,想确定中国的立场。5月1日,何锐的一篇文章在国民日报上刊登出来,在文章中,何锐表达了对欧洲局势的担忧。同时再次声明,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现在和未来,中国都将不再寻求扩大领土,也不会寻求获取殖民地。
这篇文章就是何锐的声明,全球各国全都转载了这篇文章。英国外交部自然也仔细研究了这篇文章,这样的声明并不具备任何约束力,但是对当下的英国来说,已经是他们能够获得的最明确的好消息。中国至少没有与德国进行战略联动的意图。
进入了5月,英法通过与莫斯科的一系列外交沟通,逐渐让苏共明白了英法的意思。斯大林此时甚至没兴趣与英国首相与法国总理见面,因为英法提出的观点是,如果德国对英法发动战争,苏联在不破坏周边国家主权的情况下,可以派兵对德国进行进攻。
这样的要求从物理角度看,简直是疯了。苏联现在与德国并不接壤,苏联的海军极为孱弱,虽然现阶段好像比中国更强一点,但是中国独立建造的战列舰与航空母舰已经按照进度完成了主体83%的建造。到1939年7月,第一艘中国自建的战列舰与航母就要下水,并且会在很短时间内开始舾装。加上已经下水的4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到1940年4月,中国的海军规模就将正式超过苏联海军。如果指望苏联海军对纳粹德国发动进攻,英法还不如去求助中国。
至于陆军和空军,苏联暂时想不到有什么办法在不破坏周边国家主权的情况下与德军进行交战。
如果从外交话术来分析,英法的态度就更加的不诚实。既然都要让苏联出兵与德国作战,英法就必须拿出诚意来,对苏联做出承诺。这些承诺可以是与苏联签订条约,如果苏联遭到德国进攻,英法立刻向德国宣战。也可以是承诺苏联收回在欧洲大战后失去的领土,当苏联收回这些领土后,才可以与德国接壤。
英法则是明确表示,不接受苏联与周边国家的边境线发生改变。理由居然是慕尼黑协议造成了很糟糕的影响,英法已经不能再接受这样的事情继续发生。合着英法自己捅破了天,现在要苏联帮助英法擦屁股。斯大林一时搞不太清楚,英法这是装疯卖傻,还是真的被眼前的局势给逼疯了。
斯大林总书记没有那么多时间思考英法的可笑提案,前来开会的一众苏共政治局委员们很快到了,基洛夫虽然被认为是温和派,但是这次刚开会,基洛夫就说道:“根据西南军区的反应,图哈切夫斯基同志的军事观点已经非常机会主义,对红军的建设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这么一段话已经表达了基洛夫对图哈切夫斯基的全面否定。根据苏联的传统,基洛夫发言结束后,好几位苏联红军军事领导紧跟着对图哈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ww.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