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五十四章 残局
第(2/3)页
以铸造出奥氏体更均匀的金属件,容易避免砂眼、颗粒物等问题,而且铜的金属延展性更好,基本不会炸膛。
铜火铳的击发装置也很原始,用明火点!在铜管尾部钻个小孔,在拼镶的木杆上挖坑、箍上一个金属凹件放引火药,便是引药锅,拿火一点就燃。凹件上再卡上一块小木片,避免引药在移动时洒落,便是火门盖。
但也正因如此,制造得比较仓促,火器的性能比较差。
那个铜炮、应该叫臼炮,因为炮弹出膛的初速度不够,只能抛射石弹;不然飞不了几步就撞到地面上了,地面的摩擦力远高于空气,射程过近的话,便全无意义。
火铳的性能则完全比不上弩!受铸造本身的工艺方式所限,铜管比较短,爆燃气体产生的加速时间也就短,便有同样的问题、出膛速度不够;相比长度来说、口径又太大,气密性不足,同样会影响出膛速度。
形成的结果便是,射程很近!而且装填明显比弩要慢、繁琐,射速便也很低。所以综合性能,是远不如弩的。
后续要想改良,以秦亮的想法,可能需要设法提高冶铁的炉温、减少杂质,然后改用熟铁锻造工艺。
那便比较复杂了,因为秦亮没多少冶金知识,他所用到的、皆止于中学知识而已。当然他中学是个学霸,否则考不上好大学、也没有机会进入大厂做码农。
不过秦亮依旧急匆匆地、将火器应用到了此役!
杀伤力确实不足,甚至比不上冷兵器,但关键是这东西发射时、给人的感官更有冲击力,能影响士气!尤其是对于初次见识的吴军将士。
当初秦亮在金墉城设作坊、瀍水上建城,就是在搞火器,以及训练使用流程。
后来他从王飞枭的奏报中看见,诸葛恪麾下有一些山越人组成的精兵、善用刀盾,骁勇善战十分勇猛。秦亮又在城北演武场、专门组织了针对刀盾兵的近战格斗训练。
所以之前有些朝臣以为、他几番胜仗之后开始轻敌,确实是个误解!秦亮在发起东关之战前,还是用心准备了很久的。
秦亮骑着马来到了中军附近,中路的战斗刚进入短暂的间歇,硝烟还未散去,特殊的刺鼻气味笼罩在空气中,周围“嗡嗡嗡”一片嘈杂。
这时一处长着灌木的小土丘上,中垒将军杨威向秦亮挥了挥手。
“过去看看。”秦亮回顾左右道,然后抖了一下缰绳,“叱!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ww.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