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三更合一(霸王票加更)_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3章 三更合一(霸王票加更)

第(2/3)页

海“图书馆”中把中学经济学拷贝了出来。

        他把这些内容翻译成英文,假装是从国外得到的书籍。

        翻译这些,他吃了很多苦。现在,终于轮到汗阿玛吃苦了哈哈哈。

        施世纶来了后,康熙放下书本,一抬头,瞳孔就疯狂颤抖。

        施世纶知道自己的相貌有多丑陋,所以把头垂得更低了一些。

        康熙冷静下来,道:“抬头。”

        施世纶胆战心惊抬头。

        康熙缓缓呼吸了几下。嗯,心跳正常了。

        没关系,朕什么大世面没见过?不过是长得丑而已。

        康熙先给施世纶赐座,然后问道:“你离开时,你的百姓拦道嚎哭,不愿你在异地为官?”

        施世纶拱手道:“百姓厚爱,臣万死不能报。”

        康熙点点头。这意思就是真的了。

        其实康熙老说大清无官不贪,但其实清官也不是找不到。

        只要当清官就能平步青云,还是有很多人能控制住自己的贪欲。

        但能干的清官不好找。被树作典型的清官,同时也是能吏。

        施世纶据说官风不错,更难得的是,他很能干。

        康熙遗憾极了。为何这家伙长得如此丑陋呢?哪怕正常一点记点,他都能让施世纶入中央朝堂。

        可惜了,只能让他出任地方大员了。

        “看看这个。”康熙让太监把曹寅的折子给施世纶看。

        施世纶先露出震惊的神色,然后双眉紧皱:“皇上,江南与浙江比邻,臣并未听说洋布侵占市场之事,倒是听许多洋商说过布匹不好买,亏损极大。”

        大清灭南明之后,将南直隶划为江南省,康熙的下江南,并不是普遍意义的“江南”,指的就是江南省。

        江南和浙江比邻,长江三角洲同气连枝,市场彼此相连,贸易极其发达。

        作为泰州知府,施世纶的能耐不止在断案上,他在经济方面同样很有建树,也颇通商贾之事。所以他说得很肯定。

        康熙看了胤礽一眼,胤礽对他得意地眨了眨眼睛。

        康熙隐藏住嘴角的笑意,道:“那你认为这事背后隐藏着什么事?”

        施世纶犹豫了一下,道:“这……这要臣实地去审问之后才知道。皇上可要臣立刻前去?”

        施世纶并不知道自己将被调往何处,以为这是康熙要给他摊牌的活。

        康熙摇头:“朕已经派曹寅去了。朕只是想听听你的看法。”

        施世纶继续犹豫。

        半晌,他站起来道:“臣猜测,这民变背后,恐怕存着的是海禁之心。”

        康熙叹了一口气,然后在施世纶惊讶的神情中,卷起手中书本,伸手给了坐在旁边的小太子脑壳一下。

        “安南之战,大清出使官员都说灭国之功你居功首位,有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子房之相,朕还以为是他们奉承你。哪知道,你在京中足不出户,居然就能猜到远在浙江的民变真相。朕真是小瞧你了。”

        康熙脸上神情自豪极了。

        施世纶看着太子的眼神震惊极了。

        太子已经猜到了?

        呃,施世纶收回震惊的眼神。太子猜到不是很正常吗?我震惊什么。

        施世纶接触过太子,也知道安南国的真相。太子虽然把功劳全推给了直亲王,但台湾海军谁不知道,从设伏到出战,再到五日破国的赌约,太子哪是运筹帷幄,简直像直接预言了似的。

        就是留侯和武侯在世,也不过如此了吧。

        所以一个自以为是的小小民变阴谋,太子一眼就看穿了不是很正常吗?

        他的两个弟弟跟着太子几年,简直崇拜太子崇拜得快疯了。

        康熙道:“你也这么说,那朕的心就定了。这事你不用管,先在这里住一会儿,给朕的孩子们上上课,讲讲你为政过程中的事。待元宵之后,你与四阿哥一起去南京接替直亲王的事。”

        施世纶道:“臣遵旨!”

        去南京?直亲王?

        直亲王不是在督建海军基地吗?皇上让他一个文臣去督建海军基地?

        呃,好吧,我也不是真正的文臣。我跟着父亲攻打过台湾,其实也算武将。

        等等,四阿哥?

        施世纶惊讶道:“四、四阿哥?”

        康熙见施世纶反应过来,笑话道:“有什么惊讶?太子和直亲王在四阿哥这个年龄,都敢跟着赵良栋去处理哗变的军营了。”

        施世纶:“……是。”

        记呃,皇上每个皇子都这么优秀,八九岁就开始做事?

        先不说自己八九岁能不能帮父亲做事,八九岁的孩子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这父亲是不是太严格了一点。

        施世纶没被皇家阿哥们的才华震惊到,被康熙压榨小孩子的无耻行径惊讶到了。

        施世纶离开之后,康熙对胤礽笑道:“看久了也不是很难看。当个封疆大吏绰绰有余。”

        胤礽无奈道:“汗阿玛,你这样和直说你仍旧喜欢长相端正的官员有区别吗?”

        康熙哈哈大笑。

        胤礽叹气。

        康熙拍着胤礽的肩膀,说正事:“朕知道,即使民变是假的,你仍旧惦记着江南的事。等入春之后,朕先遣你去一趟江南。待朕的事做完,来江南和你汇合。”

        第一世中,胤礽再长几岁,也会被康熙派去江南收复江南文人,他并不惊讶康熙的安排。

        不过,胤礽提议:“汗阿玛,儿子去江南,能不能微服私访去?汗阿玛帮儿子瞒一下。”

        康熙道:“还想当个微服私访的青天大老爷?好,朕依你。还有什么?”

        胤礽道:“汗阿玛南巡的时候,要求沿路接驾官员不可以接驾的名义建行宫、扩官宅。”

        康熙疑惑:“不建行宫就罢了,不扩官宅是个什么道理?”

        胤礽解释:“第一,贪官会以接驾为由摊派,清官会加重负担;第二,接驾的事,官员可向国库借银。这负担不也是国库的。”

        康熙虽然被说服了,但也道:“有借有还,他们借了国库的银子,总还是要还回来。”

        胤礽摇头:“现在都是借,哪有还的?他们都仗着汗阿玛仁慈,法不责众,只借不还。但如此下去,或许是汗阿玛,或许是汗阿玛的继承者,总会为了国库向借银的官员开刀。能接驾的臣子都是汗阿玛的心腹重臣,若是因为借银的事被抄家,那就太冤了。”

        康熙哭笑不得:“你这话,倒像是朕为了试探臣子的真心,故意敞开国库让他们借银似的。”

        胤礽道:“汗阿玛只是仁慈。只是汗阿玛低估了大臣们的贪婪。”

        康熙叹气:“或许吧。朕本来对他们还存着几分期待,但是看到浙江民变,朕知道,这期待……唉。”

        康熙也已经初步发现,那些借国库银子的人有些过了。

        只是他开了这个口,不好意思关掉这个口子。

        本来康熙开国库借银的口子,是想减轻官员和宗室的压力,让他们不贪污。但康熙发现,那些人借银子归借银子,但也一点都不耽误他们贪污。

        他想起自己将来还有那么多用钱的地方,决定就算丢点面子,也要把国库借银给制止了。

        只是找什么借口呢?

        康熙头疼。

        胤礽走到康熙身后,帮康熙按摩太阳穴:“汗阿玛不用忧虑。他们借就借吧,现在不收手,等四弟弟长大了,会挨个找上他们的门。”

        康熙愣了一下,然后捧腹大笑。

        四阿哥小小年龄就开始抄小吏们的家,待再大一些,说不准真会打上那些大臣宗室的门。

        “为了不让胤禛有太多恶名,还是朕这个当汗阿玛&30340记;多担待吧,哈哈哈。”康熙笑得喘不过气。

        他的儿子怎么都这么逗?一点都不像他。

        ……

        胤礽将要下江南的事,康熙和胤礽没有告诉任何人。

        其实胤礽本想和胤禔说一声,但想起胤禔的脾气,若知道自己微服私访,他估计会抗康熙的旨意不遵,放弃去蒙古建功立业,非要给自己当保镖,胤礽便连胤禔也瞒着了。

        虽然瞒着所有人,胤礽也开始寻找能和他一同去江南的人。

        要去江南,一定要找江南不熟悉的人同行。曹寅和纳兰性德这两个一直跟着他的人脸的辨识度实在是太高,只能算了。

        胤礽想起鄂伦岱,但鄂伦岱的脾气……

        胤礽挠了挠头,冥思苦想,最终还是决定把赵家兄弟和施家兄弟都带上。

        这四个人现在正在大学学习,学完之后,康熙有意给他们单独领兵。

        胤礽只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ww.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