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二更合一_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2章 二更合一

第(1/3)页

康熙傻眼。

        胤礽非常不规矩地催促康熙:“汗阿玛,  别傻着啊!快想个办法!”

        所有人看着太子按着皇帝的肩膀摇晃,都露出了惊恐的神色。

        “好了好了,别晃了,  不是什么大事。”康熙问道,  “你如何想?”

        胤礽道:“拍卖?”

        按照胤礽的想法,第一批金银币不如拍卖,可以回笼更多资金。

        康熙让人给胤礽搬来椅子,  让他别满屋子乱窜,跟个无头苍蝇似的。

        “保成,我们发行新钱币,  是为了赚钱吗?”康熙难得见到儿子犯傻,开心地教导儿子。

        胤礽本想说顺便赚钱不是更好吗,但他挠了挠头,决定懒得思考,  直接询问汗阿玛:“汗阿玛的意思是?”

        康熙道:“我们要用新钱币一劳永逸解决火耗银的事。所以发行新钱币最重要的是,  让其他百姓能够主动使用钱币,推广过程中不会引起民愤,  明白吗?”

        康熙在思考,胤礽就懒得思考,  他继续问道:“我们还是按照原定计划发行?”

        康熙道:“保成啊,  你虽然聪明,  但对官员的人心把控还是差了不少。”

        胤礽知道自己这个弱点。

        比如之前康熙几次头铁,胤礽吓得半死,  康熙都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除了康熙确实具有冒险精神之外,  康熙对官场人心把控,  比胤礽准确多了。

        胤礽在自己受伤遇袭之前,  总觉得八旗一言不合就会反。

        但康熙就认定他们绝对不会反,  即使小规模的骚动,也能很快平息。

        胤礽对康熙之前几次冒险事迹态度的转变,是在康熙又冒险出京来找他的时候。

        那一路,八旗“反”是“反”了,“反”了之后跑来勤王。康熙回京的一路,京城周围的八旗军队几乎都来投奔勤王,最后康熙一令不发,大军把京城全围了。

        胤礽一拍脑袋,这才发现自家汗阿玛的优势居然这么大。

        胤礽立刻道:“汗阿玛!您对人心把控最严格,就交给您……哎哟!汗阿玛,您袖子里怎么还藏着戒尺?!”

        揍儿子专用小皮鞭已经不能满足您了吗!

        康熙收回戒尺,慢悠悠道:“传朕的旨意,今天钱币发行太过混乱,暂时停止发行。诏众大学士和议政大臣进宫。”

        康熙暂停钱币发行,让索额图和明珠把家里的金银拉了回去。

        索额图和明珠以及大学士、议政大臣等匆匆进宫,为康熙商量一个第一批钱币的分配方案。

        索额图和明珠捶胸顿足。早知道他们就别这么高调了。偷偷换了钱币不好吗?这下子皇上发现问题,要堵住漏洞了!用第一批钱币赚钱的事黄了!

        民间这知道了这件事,纷纷好奇,第一批钱币既然会很值钱,那皇上会不会提高几倍的价格兑换。

        有些商人已经在调集资金,计算第一批钱币花多少钱拿到有赚头。

        当皇帝圣旨下发之后,所有人都傻眼。

        皇上居然仍旧按照既定比例兑换钱币!并不打算用这些钱币赚钱!

        不过分配的时候,皇上规定了顺序。

        编号为“一”的金银币,由皇帝自己收藏,之后放在已经建好的大清皇家博物馆中公开展览。

        之后,太子认购九百九十九枚金银币;大阿哥、三阿哥等阿哥们依次认购一千枚金银币。

        皇子后,就是太后、公主,再之后是铁帽子亲王、亲王、郡王三种爵位的宗亲,紧接着是一品、从一品、二品三种品级的官员。

        这些人的认购名额都是各一千。

        待这些人认购结束之后,才开放老百姓的兑换。

        这个兑换就纯粹按照先来后到的排队了,但每个人每天只能兑换十枚金银币,凭借户籍来兑换。

        也就是说,黑户和“长工”无法兑换金银币。

        这样的兑换并不能阻止金银币的倒卖。

        有认购名额的宗亲和官员可以高价将认购名额卖给其他人,想要炒币的商人也可以雇佣普通老百姓兑换金银币。

        康熙下这道圣旨的原因,并不是阻止炒币。

        这前几批金银币的价格炒得再高,也不会影响大清推行新钱币的政策。

        康熙这么做,反而是给炒币增加一把火——比起有钱就能抢到的序号前列的金银币,这样按照身份地位来推行“认购资格”的金银币,价值显然更高。

        只要是真的金银币,看看钱币上的序号,就知道它本该落在什么地位的人手中,这无形增加了金银币的价值。

        原本还在观望的宗亲和官员一看到还有认购资格这回事,就算之前不想支持康熙的新钱币改革,都会立刻抢着认购。

        当宗亲和官员将前一批钱币抢完之后,百姓们看着上层贵族老爷们疯抢新钱币的热闹景象,就会对新钱币的价值充满信心,肯定也会迅速兑换。

        新钱币无论什么时候兑换都是那么多钱,在前有认购、后有限购的刺激下,老百姓们都认为越早兑换的金银币就越有价值,肯定第一时间就把家里的钱拿出来兑换。

        事实也正如康熙所预料,原本还在观望的京中老百姓,跟疯了似的每日来排队兑换新钱币。

        造币厂火力全开造币,每日刚造出来的钱币半日就售罄。

        只不到两个月时间,京城中就不见传统碎金碎银的踪迹,连店铺都不收碎金银了。

        “我知道你这金子银子是真的,但你看看这个……”店铺掌柜拿出一枚最小面额的银币弹了弹,“这金子银子不好保存啊,磕了碰了,斤两一少,价值就缩水了。我们现在都用这个,明白吗?”

        外地商队傻眼。

        还好钱币兑换只要户籍就成,他们也能去排队兑换。

        但每日能兑换的金银币库存有限,他们有时候赶不上兑换。

        这时候,银行工作人员拿出一叠纸钞。

        金银币不够?没关系,你可以用纸钞。咱们的纸钞能和金银币随时兑换,上面有防伪标志和皇上的玉玺印,伪造是要灭满门的。

        “这就和你们那钱庄的银票一样,存多少金银才有多少纸钞。之后你交税什么的,也能用纸钞。若你担心纸钞的价值,先拿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ww.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