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 皇兄就是拿来坑的 
第(1/3)页
  北风萧萧,正值秋收的河北大地上,戚金望着离去的锦衣卫和传旨太监身影,久久不能平静。
  这时、反倒是一名四旬左右的将领上前道:
  “爹、我等入了五殿下和万岁的眼前,只要镇守好辽阳,恐怕能光耀门楣了!”
  戚金闻言,转身看向了这人,并在同一时间看到了另外两个自己的孩子。
  戚元功、戚元辅、戚元弼……
  这三人、最大的,也是刚才开口的人是戚元功,他今年四十有五,是戚金北上跟随戚继光镇守蓟辽前,家中妻子就怀上的孩子,也是长子。
  老二戚元辅,今年三十八岁,是当年戚金和叔叔戚继光被朝中官员排挤回乡后,与妻子诞下的二子。
  老三戚元弼,今年不过三十岁,是戚金在第二次抗倭援朝前诞下的三子。
  戚金这一生戎马,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从年少十五岁投军到现在,六十八岁的人生中,呆在家里的时间不超过二十五年,剩下的四十三年都是在保家卫国的路上。
  没想到末了、都半截入土的人了,却得知朝廷经历了萨尔浒之败这样的惨战。
  没等明神宗万历开口,他便主动上书,以六十七岁的年纪出山,散尽家财招兵买马,准备北上抗金。
  只是不想他练兵半载,好不容易练出了一支戚家军传统的浙兵,却迎来了一年换三帝的戏码。
  他只不过想要在自己生命中最后的时刻,为朝廷打一场胜仗,为大明的百姓,打出个几年的太平罢了。
  可是眼下、他还是像他叔父戚继光一样,卷入了朝中的政治斗争。
  他手里紧握着那贴金轴的五色圣旨,不知道该不该高兴。
  但是当他看到了三个儿子热切的眼神,还有那四千欢呼的义乌浙兵时,他释怀了。
  不管如何、哪怕浙兵再经历一次被北人出卖、诬陷的戏码,但眼下那未曾谋面的五殿下,给了他们充足的军饷。
  “也罢、殿下与万岁如此对我,大丈夫当马革裹尸、以报效家国!”
  戚金在心底许下了一个宏愿,随后立马端着脸道:
  “叫什么?!《纪效新书》里,我戚家军行军应该怎么样?你们三个看了这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ww.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